来源:www.moguzyw.com:520人气:54更新:2021-05-28 02:56:08
横看成岭侧成峰,就具体事物而言,每一个人都有自己对于这个事物的既定印象。不管是不是真的了解,对于他的印象一定会有。如果将这个事物换成是国家或者说是地域,这种印象又会发生变化,印象本来就是一种非常主观的感觉,如果非要从这样的印象中得出来某一个认识或者是概念,答案必定不会太过全面。
今天给大家推荐的这部影片,说的就是一个由好几个创作者的印象合成的一部作品,本片名叫《在哈瓦那的一周》,本片的主题是古巴首都。在七位导演的眼中,古巴首都到底是什么样?这七位导演分别用不同的视角还原了古巴首都哈瓦那的一周,这样的印象最终汇集成一部电影之后,到底有没有现实意义?我们一探究竟。
《在哈瓦那的一周》分别由劳伦冈泰,伊利亚苏雷曼等七位导演的眼中逐渐的还原,本片涉及了古巴的经济,文化,以及政治等多方面。而这几部短片最终集中起来后,却让人有了一种另类的感觉,哈瓦那作为古巴的首都,看起来并不怎么样,灰暗的调子不断地穿插在片中,这对于想要了解古巴的人蒙上了一层阴影。
第一个故事从古巴的经济以及文化开始。作为主角的美国青年来到了哈瓦那之后,他留下的第一印象就是古巴的风俗产业,这样的产业在片中得以淋漓尽致地体现。而最直接的体现则是几乎所有人对于这个来自美国的青年都有着一种觊觎,觊觎的最终目的就是消费,这种消费的指向性很明显,古巴的经济远远比不上美国的现实背景下,来自美国的人自然会有一种富人的天然光环绕着。而古巴民众的每一次对话无不体现着对于金钱的渴望,而这一切的背后则是古巴经济的萎靡。
第二个故事有关古巴的政治氛围,一个出租车司机在白天工作,晚上却喜欢参加各种聚会去演奏乐器,白天和晚上的强烈反差使得古巴的社会形态成了引人关注的焦点,当你想要去深究这个故事的时候,这个故事却戛然而止。
而之后的伊利亚苏雷曼的故事基本上解答了关于第二个故事的困惑。在创作者的眼中,古巴人民长久以来深入到斗争中去,基本上丧失了个人的生活,他们除了政治生活外,基本上没有什么可以放松身心的娱乐生活,也正是在这样的基础上,伊利亚苏雷曼的故事中,古巴普通的民众们大都没有笑容,且行色匆匆,对于外界也是呈狐疑的态度。
失去了生气的国家或者是地区的民众们自然没有能自由呼吸的权力,这就如同伊利亚苏雷曼在短片中不断地穿插着菲德尔的演讲,不断地对比着现实中木讷的古巴人民一样。这种强烈的对比结合第二个故事,矛盾感就更强了,至少出租车司机晚上的活动可以看成是对于白天的宣泄和反抗。
之后的几个故事分别对于古巴的文化氛围以及亲情关系进行了刻画,尤其是第五个故事,当父母看到自己的孩子有了青春期的懵懂行为之后,就如同看到恶魔已经附身了这个孩子,他们并没有对孩子的行为进行科学的讲解,反倒是对于孩子进行了一次“驱魔”,他们试图用自己的家长行为来强迫孩子去掉心中的“杂念”进而保持自身的纯洁性。
这种愚昧的行为被通过镜头展现出来之后,似乎不用做任何的解读,观众们就能从光线的明暗中感受到古巴民众的宗教的邪恶感。这是一种深深的讽刺,而且并非客观。虽然我们可以认为创作者对于这种行为的深恶痛绝展现在了荧幕之上,他为的就是对于这种行为的揭露,然而对于一个自己并不了解的文化行为却让先入为主的价值观去判断,这并非客观公正。
这一段的文化差异与最后一个故事中,所有人在建造了圣母的喷泉池之后欢呼雀跃地场景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前者是对于人性的亵渎,后者则是对于意识形态地整理后的胜利。很显然,这并不是一个客观的评断行为,因为创作者一开始就带着深深的滤镜来猎奇任何他所遇见的事情。
创作自由当然是重要的,然而对于一个国家的印象或者是一个地区的印象如果仅仅依照创作自由去评断,那么产出来的作品本身就失去了客观属性。而《在哈瓦那的一周》本身创作理念就使用一种高高在上的“客观”去评断一个创作者并不怎么熟悉的国家的日常。因此,这部作品一开始就失去了客观性,当然,最终呈现给观众的就是凌乱的丰富多彩以及愚昧的信仰形成。
哈瓦那的城市到底是精彩纷呈还是死气沉沉,相信这需要创作者深入到哈瓦那的城市乡村进行深刻感悟,如果仅仅是浮光掠影,那么创作者毕竟会看到封闭的哈瓦那,而不是彩色的童话。
……
你好,再见